航标成就高邮湖区“水上高速”

2007-10-30 14:0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0月26日安徽滁州市港航管理局传出好消息:没有经过疏浚,只是设置了航标,过去只能通行300吨级以下船舶的天长市高邮湖湖区航道,如今却能通行800吨级单船了! 
        位于安徽滁州东部的天长市,其水路运输以境内新白塔河东下至高邮湖进入京杭大运河。新白塔河从天长市区到高邮湖口15公里航道,最小通航水深在2米以上,航道宽度超过40米,通航条件很好。但下游的高邮湖区36公里(安徽、江苏各18公里)航道泥砂淤积相当严重,据当时实测,高邮湖水深比新白塔河水深少1米,这就造成船舶在湖区不能正常航行或减载航行。遇枯水季节,100吨级以下船舶都无法航行,给天长市水运发展带来严重的制约。
        滁州市港航管理局于1996年曾对高邮湖区航道进行疏浚,但时隔一年航道又与疏浚前的情况差不多。为此该局组织人员,针对高邮湖区航道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大家分析认为造成航道疏浚失效的原因:一是湖区风浪挟带泥砂对航道淤积影响很大,二是航道位置未准确标明,船舶无法正常在航道中航行。经过调研分析,他们决定在高邮湖区设立助航标志,为船舶航行指出安全经济的航道。2002年4月,安徽省航道部门与江苏省航道部门共同投资在高邮湖区36公里航道上设置了17座航标,将湖区航道轨迹确定下来,让船舶能正确地行驶在航道中。
        自高邮湖区航道航标设置以来,船舶载重吨位逐步增大,船舶吃水也在加深,超过2米以上。近日,滁州港航管理局组织相关人员再次对高邮湖区的航道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果发现:由于设置的17座示位航标,把高邮湖区36公里航道轨迹确定在同一条线上,并且行驶在该航道上的绝大多数是标准型船舶,这种船舶在尾部形成的高速水流逐渐将航道中的淤泥吹移到航道之外,使航道越来越深,于是设置航标的航道底标高基本上与白塔河河底标高一致,在正常水位下,水深均能达到3米左右,航道宽度达到30米—50米,完全能适应300吨—800吨单船航行。湖区航标竟成就了高邮湖“水上高速”通道!
科学管理创出大效益
  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学管理就是更高层次、更高形式的生产力。如果说科技是提高生产力基本要素的科技含量,使其更高、更快、更好地发挥效能,那么科学管理则是强调对生产力基本要素进行高水平管理,使其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最大的整体价值。安徽省滁州市港航管理局在高邮湖区设置航标后,使其航道年通过量由原来的30万吨增加到200万吨的实践证明:科学管理确是一种比“第一生产力”更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   
  在疏浚效果不能持久的情况下,滁州市港航管理局一改以往年年淤积年年疏浚的航道维护管理模式,首先对湖区航道的地理环境、结构形成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对在特定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航道、使其发挥最佳效益进行了科学分析,并作出了在高邮湖区设立航标,使船与航道形成最佳组合,减轻航道淤积的管理方案。同样的湖区航道,维护管理方式不同,结果也大不一样。设置航标5年多来,航道在未疏浚的情况下竟处于令人意想不到的良好状态,由过去只能通行300吨级以下船舶到现在完全能适应300吨-800吨级单船航行,省了航道疏浚费用不说,为当地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大。
  “科学管理是更高层次、更高形式的生产力”,这也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得出的真理。同等条件下,谁的管理水平高,谁就能立足市场,获得较高效益;什么时候的管理科学,什么时候就能获得最佳效益。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因管理问题而败落或崛起的案例不胜枚举,沈阳飞龙的坠落,四川长虹的升起,珠海巨龙的破产,青岛海尔的走向世界。虽然其成败情形各异,但根本性的原因就是管理上的原因。若把效益比作生命,而科学管理就是这个生命的主宰。
  滁州市港航管理局对高邮湖区航道科学管理,并取得佳绩的例子,应该是对“科学管理创出大效益”的诠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