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社会物流有效市场

2007-10-18 14:5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目前正处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期。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增幅等各项指标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实现了59万亿元的全社会物流总值,2007年1~6月份实现全社会物流总值33万亿元,可以预计2007年物流总值可以突破60万亿元。这表明,以现有的物流能力和效果,支持了国民经济近年来持续保持8%~10%的增长。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培育而且在继续壮大着自身的经营主体队伍。其主要标志:一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已形成了一个基本满足国民经济目前运行的物流企业经营体系。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所获得的时间进程以及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多,但在业界内的艰苦努力下,认真的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研究我国的国情,全面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用了50~70年才能完成的体系建设。二是我国的物流企业已经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本适应我国物流业发展运行的政策环境、标准体系和法律秩序。虽然还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和补充的地方,但是我国已经有了一个可以保障这个业务领域正常运行的业务环境和政策环境。继续完善这个环境,使之能为这方面的生产力的全面释放创造条件。三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已经有了一定经营水平,可以在我国的物流领域内参照和采用国际通行作法的经营队伍和管理队伍。我们承认这支队伍还不是很大,但是却在成长与发展,并以自身的继续努力来提高能力与水平。四是比较熟练地运用国际目前在物流领域内普遍采用的一些方式和做法,并且已经开始在探索国际领域内的前沿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世界各国已经普遍采用的各个领域内的很多通行作法,已在国内物流业务中进行着成熟的实践。对于供应链管理等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也开始进行尝试和探索,这些都为改造我国传统的传递体系,改造我国过去配送能力不足等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总的来看,我国物流业已经有着比较好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运行环境以及一系列比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能力,正在培育较有前瞻眼光的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这些都是目前发展物流的基础,也是我国物流业自身的财富。
    湖北、武汉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已经具备和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从2002年到2007年湖北省委及其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两次党代会上都将物流业发展作为发展重点。并提出把湖北建设成先进的制造业基地,高新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让湖北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全部进程中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我认为,以湖北和武汉目前所拥有的条件、基础和能力,是应该提出这样的宏伟蓝图的。武汉拥有良好的通道,有长江黄金水道和铁路枢纽,已经形成的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网也有多个节点汇集在武汉。这些都将为湖北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商业重镇、产业重镇提供了基础。也为这一地区建设成为物流枢纽提供了平台与条件,这是今后发展的资本。我们有条件也应该充分的运用这些资源,为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目前在我国物流业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目前物流的供给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尽管在物流一般产品和一般服务方式的提供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可以在相关领域满足需求,但高端领域的、高端水平的物流产品和物流服务项目,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还需要做出认真而艰苦的努力。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还继续向前发展,要认真有效的承接两方面的产业转移,要将国际全球范围内的以产业带动的服务业的转移下来,那么就需要在物流的服务品种及服务品牌的创造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第二个方面是我国物流体系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背景还存在着不足。虽然在这一领域内已对法令、政策、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经验不足,在这一领域中的体系完备、新管理方式和服务品种等方面,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需要政府、企业界、业界、社会各有关方面都来共同建设国家物流运行体系。
    第三个方面就是我国物流的运行成本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这一领域是服务性产业,就是以自身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消费者以及终端提供服务,通过服务实现商品的有效传递,进而实现价值。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全力的降低成本,降低运营成本、管理成本,降低与此相关的所有开支,以此为上游客户和下游客户提供全面的有效的服务。这就是专家们经常津津乐道的增值过程。还需要为用户节省时间,使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实现零库存。
    第四个方面是专业性的供给不足。物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供需双方的共同努力。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一些应该产生物流需求的方面并没有向市场发出信号,使得物流的提供者在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改进方面受到约束和限制。过去,我国在传统经营过程中,在保证企业的全面运转方面曾经进行过的实践。从生产到运输到销售等几乎与经营的所有相关方面,都建立了体系,形成了能力,提供了投入。但是随着分工的逐步深化,为追求全社会范围内节约的效果,需要将物流需求及时的向社会释放,形成全社会的物流有效市场。这个过程,不仅支持了物流业的发展,也支持了物流需求方的发展。可以集中精力、集中资本、集中全部资源,主攻主营方向,实现战略及其更重要的企业经营策略,这就可以实现节约成本、追求效率和追求利润。
    商务部作为物流主管和职能部门之一,为推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将从如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致力于物流政策环境、法规环境和标准环境的建设。物流作为一个涉及到多产业、跨地区、对整个国民经济起到带动性作用的一个产业,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能够持续稳定的政策环境。在这方面,目前将致力于清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特别是不适应大物流发展的法律法规。经济在发展,情况在变化,要根据新的、已经变化了的情况不断调整政策环境,使之更适应更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将以自身的工作全力配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改革开放的前一段,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东部地区的发展,为我国下一步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经验,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实现全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其他各个地区均衡发展。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物流在这两个重大战略措施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和全局性作用。我们希望能为推动中部地区的物流板块建设、物流枢纽建设,和以中部地区物流能力的形成,连接东部和西部产业链做出努力。三是将致力于培育我国的有能力的物流主体。市场经济是企业的经济。在市场中,企业扮演着积极而活跃的角色。那么物流业也有同样的特点。要按照市场经济的特点和物流业自身的专业情况,认真的培育我国的骨干物流企业,使之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社会提供更好、更优质、更配套的第三方服务,能够为全社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四是将会同有关部门,聘请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的研究物流领域内的重大政策问题和理论问题。国际物流领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比较有效的体系和经营做法,需要跟踪,需要研究,也需要有选择的采用。比如说,目前在发达国家中已经开始了物流全行业的整合,提出了 “第四方物流”。这对于我国业界还很陌生。在寻求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为实现循环经济,为实现一系列经济目标,需要进行资源整合。特别是中央在去年提出的节能减排等一系列重大措施,需要采纳在国际上已经行之有效的做法,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