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联动制造 做“细”是关键

2007-10-10 11:3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作者:文杰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另据调查显示,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中国一般商品加工制造时间不超过10%,而90%以上的时间处于仓储、运输、搬运、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物流已经成为制造业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2006年,中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占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高达86.7%。可见,要想使制造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对制造业提供服务,物流业需做得更 “细”,要使每个物流环节都能流畅的服务于制造业。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物流虽然取得较快发展,但制造企业的物流需求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企业,没有转化为社会化的需求,物流运作成本高、效率低。同时,由于社会化需求不足,专业化物流的发展受到制约,适应制造企业需要的物流服务能力不高。
  随着中国制造产业的发展,国内企业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已逐渐从生产初级产品向技术含量更高的商品发展,比如汽车等,对高附加值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的配件等需求量迅速增加。这样,不少制造企业对于生产所需配件的需求不断提高,不再是简单的原材料买回来后自行加工,而是要求将原材料在进入生产前进行适当的加工,然后直接用于生产,减少制造企业的生产工序。这就使原材料、配件的加工发生了前移,细化了制造业的分工。
  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企业要完成产品的生产,就需要从更多的配件制造生产企业采购各种规格的配件,原材料等,使这些制造企业物流的复杂性和难度不断加大,制造企业靠自身完成这些物流已经越来越难。而国内物流企业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无法满足制造企业细化的物流要求。
  在国内仍然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他们对于物流的需求更加细化,对配件的产品规格有着各种不同的要求,虽然每个制造企业需求的量并不多,但这些制造企业需求的总量加起来就很大,目前物流企业也难以满足这些中小型制造企业对物流的需求。这就使得不少制造企业不得不通过自建物流中心等方式,来解决对配件以及原材料等的需求。
  国内制造业与物流业缺乏联动,使得制造业的物流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物流业也因为社会化需求不足而发展缓慢。要解决二者联动的问题,首先制造企业要尽可能的对物流采取外包的方式,这样既节省了企业的人力物力也降低成本,还可以扩大物流的社会化需求。
  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主要是满足制造企业对细化物流的要求,加快发展加工配送、仓储管理等功能,能够将制造企业所需求的各种规格的配件、原材料等,有效及时的配送到位。只有将这些物流上的细节做好,才会使制造企业放心的将自身的物流需求交给社会化的物流企业。这样既保证了社会化物流量,促进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使专业化的物流能更好的满足制造企业的不同需求。
  要实现制造企业物流完全社会化,使国内物流业与制造业才能实现有效的融合,除了企业和物流企业加强联动外,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要及时调整阻碍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既有政策,打破地区封锁,创造宽松环境,相关物流行业协会也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只要做好了这些“细”活,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自然会水到渠成,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