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产能管理
2006-8-30 20:0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某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生产大众生活必需品Y 。目前,Y 的销量连连递增,市场年增长率达到3 0 % 在销售增长的同时公司产能没有同步增长,产能现已非常紧张,企业下属的几个工厂基本上按照生产线设计的最大产能计划生产,基本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按照最大产能进行生产使得企业的生产变得刚性无法适应市场波动。比如:每年的两个长假期间及中秋春节期间,是市场需求的旺季,市场的需求量比全年平均日需求量上涨大约一倍,为了保持旺季时候的市场供应,企业不得不在市场淡季的时候保持满负荷的生产,为旺季备货。
淡季为旺季备货,直接导致库存增加,存储运输费用增加。部分货物需要存放在供应商仓库或者在异地城市租用临时仓库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由于产能限制,导致供应链总体效率下降。进而导致产品滞销风险增加和企业风险增加。
从供应链角度分析产能,不仅要分析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还要考虑物流的产能,即物流环节的仓储能力、配货能力以及运输能力。
从供应链角度考虑,企业不仅 要生产出顾客需要的产品,还要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这就是说不仅要考虑产品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而且要考虑产品空间位置的变化由于物流环节的仓储、配货以及运输业务都可以通过外包解决,企业一般没有对物流能力予以特别重视,但是物流能力也会对供应链的整体运作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案例中的企业:由于企业库存较大同时在市内没有一家足够大的仓库能够满足企业的物流需求,企业租用了五家物流公司的仓库。为满足客户的一张订单(一般客户一张订单要定购 1 0 几个品种,很少有一个 仓库能够满足客户订单上的所有品种需求) ,需要分拆到多家物流公司提货,运输公司送货的车辆需要到多个地点才能为客户配齐货物同时由于各个仓库配货能力的不足( 也缺乏调度) ,运输车辆需要在各个仓储地点等待提货,往往运输车辆装运货物需要一天,而真正运输时间也只有一天,这导致物流效率大大降低,增加了物流公司的运输成本,这种成本会通过物流价格变化由企业最终承担。同时,多个存储地点也导致企业物流业务复杂比如分解客户订单、查询客户订单满足情况、与物流公司结算等,增加了企业的业务处理成本。
物流公司增加仓储以及配货能力需要巨大的投入,对于该企业来说,未来的生产基地将主要在城市远郊,物流公司更不可能把仓库建设在生产基地旁边,除非企业与物流公司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物流企业提供长期的存储以及运输需求。对于企业来说,与物流企业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属于供应链规划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建立长期物流能力的重要举措,同企业自身生产产能规划一样重要。与物流公司形成长期的伙伴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有很多益处:
物流公司能够放心为企业的物流需求投资,满足企业各项物流能力需求;降低物流相关业务复杂程度,有利于提高物流业务水平。如果只有一家物流公司提供服务,可以避免前面提到的业务复杂性,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集成等多种方式提高业务运作水平。在多家物流公司提供服务的情况下,每一家物流公司规模不大,信息化水平有限,企业很难通过与物流公司信息系统集成提高物流业务水平。有利于物流公司发挥专业优势,挖掘物流潜力。如果有多家物流公司,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很难对企业的物流进行整体优化,如果只有一家物流公司提供服务,则物流公司很容易实现企业物流优化,比如通过自身调度能力避免车辆等待现象、避免多点装货现象,同时还可以对相同路线的订单进行合并,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以降低运输成本等,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约束理论可在此加以应用:整个供应链产出由供应链产能最薄弱的环节决定;利用程度由供应链的“瓶颈”决定;非瓶颈环节的改善无助于整个供应链产出的提高;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
案例中,假设企业能够扩大生产能力,则可按照市场需求生产而不是备货生产,因此没有必要保持较大的库存,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总体拥有水平。目前企业的平均库存水平是 3 0 天( 不包括在途库存) 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最好的水平是 2 天的在库库存( 宝洁公司以及娃哈哈公司) 。假如扩大产能避免备货生产,把库存水平降低 1 5 天( 通过优化业务运作可以进一步降低) ,则可以降低对仓储能力的需求,从原来的 5 个仓储设施地点降低到 2 个甚至一个仓储设施地点从而可以大大降低业务复杂度,客户订单配货速度将大大提高,增加物流整体的优化空间。( 注意库存的降低不会降低对配货能力的需求如果仓储设施地点减少,则对于每一个仓储设施的配货能力要求提高,企业可以通过对运输车辆加强调度解决:给每个运输车辆一个配货的时间窗口,实现对配货能力需求的平均分布)
各个环节产能的匹配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对洗发香波来说,生产过程可以分为香波液体生产、液体储存以及包装等三个环节,包装分别不同的规格有不同的包装线生产产能、储缸数量与规模与包装产能之间必须具有大致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随着生产品种的不同瓶颈资源会在各个环节转化,企业需要在运作层面进行产能协调,这通常需要 E R P 的帮助。
企业的生产与物流能力是否满足供应链运作的需要,与企业的相关运作策略相关。不同的策略会导致不同的能力需求。规划企业的产能,需要考虑企业供应链运作的策略取向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快,这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式从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对于任何一条生产线来说,这种转变要求生产线存在大量的切换,大量的切换意味着产能下降,因此生产线的产能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企业的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如案例提到的企业:每月月底集中生产需求量小的产品,生产线切换频率增加,导致企业产能从 1600 吨下降到 1000 吨下降约为 4 0 % 。
销售政策不同也会对运输配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企业需要对客户承诺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包括允许客户可以定购的最少数量、允许客户一个订单的品种数量,订单反应时间等,案例企业从供应链成本角度考虑,对于客户订货数量有较多的限制:比如要求客户订货必须装满一整车,以降低运输成本。
未来从竞争的角度,企业可能会更多通过合并订单方式降低运输成本,而不是限制每一个客户订货数量,这种策略不会导致订单数量大大增加,从而要求大大提高企业的配货能力;提高对运输过程的装载以及路线管理能力。
产能对供应链运作有重大影响,企业如何从供应链角度对产能进行规划以及对产能进行管理呢?制定供应链总体策略,明确对产能的总体需求。根据发展战略对供应链的总体规模有一个清晰规划,并形成未来供应链运作基本策略,分析基本策略对供应链的影响,进而明确未来产能的总体需求水平。
产能规划:产能规划方式一般有外包或自有两种方式。对于快速消费品来说,企业如果不希望外包生产能力,或者在旺季的时候不能通过外包获得产能,需要留有大约3 0 % 的产能冗余。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外包获得产能,则不必为市场的波动做产能冗余。
在短期,通过优化供应链挖掘产能潜力。如在案例企业中,通过改善包装设备的通用性提高包装产能;企业还通过不同的市场策略来调节:如在旺季提高价格提高最低订数来降低需求,减少生产线切换,在淡季时候促销增加市场需求提高产能利用率。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