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回眸与展望

2006-8-24 15: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我国物流业回眸与展望
   2005:呈现五大特点  2006年:面临五大任务
    ◎   丁俊发
    一、2005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五大特点
    (一)2005年是中国物流业有突破性进展的一年
    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物流是现代服务业,要大力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有些城市可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为全国物流发展,打造全国物流中心指明了方向。
    第二,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05年5月10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2005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在青岛召开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全国物流工作会议。
    第三,国务院8个部委发布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3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与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物流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
    第四,9月1日《现代物流报》诞生。全国物流行业有了自己的主流媒体。
    (二)2005年是全国物流业理性、务实、快速、全面发展的一年
    所谓“理性”,即不那么乱刮风、乱上项目、乱更名,开始研究物流到底是什么,冷静思考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谁来发展。
    所谓“务实”,即:不再停留在口头上,而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成立物流企业,建设配送中心,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物流信息,发展专业物流等等,一步一个脚印。
    所谓“快速”,即中国的物流业已迈过起步期,进入快速发展期。今年1-9月,全国社会物流总值为35.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从去年的21.3%回落到20.9%。物流业增加值为6878亿元,同比增长14.7%,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例从去年的19.5%提高到21.3%。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334亿元,同比增长28.2%,略高于全国平均投资增长水平。货运总量、货运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9.5%、15.2%、18.8%与23.9%。
    所谓“全面”,即物流已从东部向中西部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物流同时推进,不同所有制物流企业同时推进,物流企业、物流咨询、物流教育、物流科技、物流标准、物流展览、物流金融、物流装备、物流信息、物流统计、物流仲裁同时推进,形成了全面推进的总格局。
    (三)2005年是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快速扩张的一年
    2005年中国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中国的物流业进一步向外资开放,外资在中国物流业的以下八个方面全面推进:
    第一,调整与完善独资与中外合资物流企业,增加投资,实施全国性布点。从中外合资向独资过渡。如果说前几年进入的大部分是海运、国际邮代为主的物流企业的话,真正的国际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始进入。
    第二,进入中国的港口物流。包括投资集装箱码头,开展货代、船代业务,进入港口保税物流园
    第三,建立重点物流基地,以此拓展空间布局。特别明显的是国际快递业四大巨头UPS、TNT、DHL、FedEx分别投巨资在上海北京香港广州建立亚太快运中心。
    第四,进入中国的物流地产业,最典型的是美国的普洛斯。
    第五,进入中国的物流人才培训市场。特别是证书培训。
    第六,进入中国的供应链设计与供应链管理市场。包括采购与供应链的软件市场。
    第七,进入中国的物流装备市场。包括物料搬运设备、重卡、机动工业车辆、托盘与托盘共用系统、自动立体仓库及自动导向车等。
    第八,进入物流展览业。最典型的是德国汉诺威与慕尼黑。
    (四)2005年是区域物流逐步整合的一年
    泛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江流域、京津冀、东三省、中部地区都在推动区域物流的整合,区域物流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形成。长三角提出以上海为核心,以江浙港口群为依托,全力打造国际物流中心。珠三角提出打造泛珠三角地区物流网络,成为面向东南亚乃至世界的物流重地。东三省提出以大连为门户,在哈尔滨长春沈阳建立内陆干港为基础,建立东北物流主廊道,形成东北快速出海大通道。京津冀提出把天津打造成华北物流重镇,打通西北物流。中部提出利用武汉郑州的地理优势,建成东西南北贯通的物流中心。
    (五)2005年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一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按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社会物流统计制度,按企业上报的主营业务,排出了50强。在50强中,主营业务超过100亿元的3家,超过20亿的14家,超过10亿的22家,超过5亿的34家。前50强均超过2.5亿。这与前几年相比,营业规模扩大了,一体化服务功能增强了,客户增多了,实力壮大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物流企业家,10位中国物流企业2005年度人物就是这一批优秀企业家中的杰出代表。
    二、2006年中国物流企业的五大紧迫任务
    当前,物流有效需求不足与物流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我们面临以下五个紧迫任务:
    (一)按《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苦练内功,加快自己的发展
    主要是从单功能向多功能发展,从小打小闹向规模发展,从小整合向大整合发展,从区域性向全国性发展,从不规范向规范发展。世界上任何一个行业都是由大、中、小组合而成的,物流行业也是一样。无论是综合物流公司,还是专业物流公司,是否参与评审A级企业完全由企业自愿,一些连1A都达不到的物流企业照样可以生存,如我国的旅店业一样,绝大部分评不上星级。我希望通过10-20年的努力,中国也有自己的民族物流航母,走向国际。对这一点,我充满信心。
    (二)要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发展模式把自己融入供应链
    在供应链中当好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作用。凡有条件的物流企业,要有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三)要创自己的品牌
    品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物流企业一定要瞄准品牌这一目标,创企业业务品牌,创客户服务品牌,创信息网络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四)要培养人才,要有自己的团队
    物流企业帅才、将才都要有,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物流企业要有复合型的人才结构。物流企业家要敢于并善于在人才培养与人本管理上下功夫。
    (五)要建立企业自身的与为客户服务的绩效考量指标
    一切的一切都要体现在财务的指标上,物流服务的最终目的,对国家来讲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率,对企业来讲,就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作者系中国物流与采购 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