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我国城市物流发展及其建议

2006-12-25 5:4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信息来源:中国国际物流
    现在人们谈的比较多的主要是企业现代物流以及服务于社会的第三方物流,而单独对城市物流、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谈的比较少;本文就来谈谈什么是城市物流:
    (一)什么是城市物流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它有如下几个特点:(1)属于中观物流领域;(2)城市物流流动的物质资料,有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废弃物;(3)城市物流的流量比企业物流大;(4)城市物流有三种形式:货物通过的形式,货物的集、散,干线运输的物流;(5)城市物流涉及的面广。
    (二)我国城市物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物流面临着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城市物流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挑战。以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反映在物流领域,表现为商品的大进大出和快进快出。然而,在我国,由于长期重生产轻流 通,在流通中又重商流轻物流,使我国物流尤其是城市物流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状况,成为城市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一大障碍。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落后、陈旧,运输能力与货运量的增长很不适应,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同时,由于商品采购、调拨不合理,造成了迂回、倒流和交叉运输,增加了流通环节,增大了物流费用,加剧了城市运输紧张度,浪费了国家的运力。
    (2)城市内部运输工具缺乏统一组织管理,重复运输、单程运输引起交通混乱,车辆拥挤现象比较严重;而且还加剧了噪音等社会公害。
    (3)城市物流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把物流的连续过程人为地分割,并归属不同部门所有,影响了城市物流的合理化、效率化等。
    (三)专家对发展城市物流的建议
    多位专家对中国城市物流如何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现汇总如下:
    1.尽快制定我国宏观物流政策,以指导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国城市物流明显存在着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滞后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传统体制下重生产轻流通,忽略了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没有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宏观物流政策指导物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流通作用日益加强,客观上要求改变以往不重视物流的作法。首先对我国城市物流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前提下,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及发展趋势,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宏观物流政策,以推进城市物流现代化的进程。
    2.在确立城市发展战略与制定城市规划时,加强城市物流的研究。为了保证城市经济协调运行,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多功能作用,必须既有一定弹性的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又有战术性的布局规划。同时,城市的总体规划又必须落实在各项工程规划。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布局规划,为城市各项工程设施的规划提供了依据,准备了条件;程规划工作为完善城市布局、保证城市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但是,过去我国城市规划忽视了物流,没有把相应的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系统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在工程规划上给予应有的考虑并富于预见性。
    3.设立市政府应设立物流主管部门。改变城市物流无人管理的历史和现状。可在现有交通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扩大和延伸其职能,把全市的交通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配送服务的能力统筹统管起来。政府对本市的这些物流设施资源,不但要心中有数,而且能够制定政策法规,控制其运作,规划其发展,使其为城市物流的总体优化服务。
    4. 城市必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即专业物流产业。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新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流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不但反映了城市物流的有序化,也反映了该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流通过程的高效化。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在产业政策、税收、金融、城市规划、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大力扶植城市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物流产业必将大举进入我国,占领我国的物流市场,如果现在还不对稚嫩的物流产业大力扶持,将无法面对 国外物流业的强有力挑战。
    5.普及物流知识,培训物流人才。就世界范围而言,物流发展到今天,其价值的仓造已经形成一大产业;其知识体系已构成一门学科;其专业人才正日益成为物流企业家、物流专家和物流学者。然而,在我国这一切的发展距离国际水平的差距还很大,其中,物流知识的普及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二项重要使命。因为没有知识,没有人才一切都谈不上。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凡有条件的大中专院校均应开设物流专业,培训不同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同时要普及物流知识,扫除“物流盲”。二十一世纪的企业家和政府官员都不能是物流知识等于零的“物流盲”。
    6.实行货物分流,合理确定城市道路功能,提高物流速度。道路交通在城市各项活动中,特别是在物流活动中起着先行的作用,没有一个高效益的城市道路系统,就不会有高效益的城市经济发展。我国城市道路面积小、空间容量不足、路网不成系统、干道功能不清,造成交通十分拥挤,交通事故增多,行车速度下降。以现代经济发展战略为着眼点,要改变城市物流中存在的交通拥挤诸问题,关键是要合理地确定道路的功能,实行货物的快慢分流、人车分流。城市快速干道具有车速快、通行能力大、运行安全的特点,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益的城市道路。从发展看,大城市应规划和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并与城市对外交通(主要是指城市间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衔接,形成快速畅通的城市交通走廊,加速货物流通。
    7.整顿城市仓储设施,建立城市物流中心,开展物流配送业务。我国城市仓储设施,分散于各个企业和专业公司,忙闲不均,且仅仅执行原始的保管货物的职能,结果是综合利用率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对此有必要首先整顿现有的城市仓储设施,把分散于各个企业、各个专业公司的保管仓库改造成为现代化的流通仓库。为了实现仓库功能的转变,必须加速与仓库流通管理相应的仓储设施现代化建设,包括建立出入仓库装卸输送系统、商品分拣系统和仓储保管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各个方位现有货物流量的调查以及对未来货物流量水平的预测,按照城市物流中心布局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建立我国的城市物流中心。迅速推行物流配送业务,使货物以及时、准确、高效、低费的优势服务从供给者输送到需求者。
    8.统一管理货运车辆,建立联合发送体系,推进城市物流合理化、效率化。市内输送的主要工具是载重汽车,目前我国城市企业都有自营车辆,无效空车运行率很高。为了提高交通工具利用效率,实现输送合理化,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对货运车辆进行统一管理,这是实现城市运输合理化的前提;②借鉴国外联合发送的经验和方法,组建我国城市联合发送体系,对于城市物流合理化有重要意义;③建立大城市公共货运汽车中转站,负责承担物流中心的输送业务,以便组织双程运输,合理使用车辆;④各物流企业应结合物流配送中心合理设置网点,实现运输网络化,使城市物流渠道流畅。
    9.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快城市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城市物流合理化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城市物流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协调。物流设施陈旧和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是资金严重不足,社会投资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应当是广开财源,多渠道集资,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多方面的积极性。①把物流设施建设列入国家预算,由中央财政拨款。但仅此途径是不够的。②对市内项目采取发行股票的办法来筹集资金。③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来集资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