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加快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2006-12-25 5:3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蒋坚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 教授
    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北京市有关部门于2002年底至2003年初组织开展了一次专项调查,涉及的范围包括专业物流企业、货物运输业、仓储业和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和部分中小企业等具有物流业务的企业4500多家。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物流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物流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着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还显得明显不足。在北京市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当中,加强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优化北京市的经济结构,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非常现实的战略意义。
    一、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和超大型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土地资源稀缺、交通压力巨大,虽然北京物流业目前已拥有了一定的仓储、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并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基础,铁路、航空为远程辐射,海运为重要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但物流发展的滞后性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速度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北京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如下:
    1、物流资源充足、分布基本合理,但平衡性仍需调整
    北京市的物流设施和资源分布基本上符合中心向周围扩散的合理分布要求,仓库数量、仓储面积、装卸搬运设施设备、货运车辆、停车服务呈现出围绕北京市市中心环绕分布、内少外多的态势,能够较好地满足北京市内配送和北京市与外省市的货物交流需求。
    北京市物流资源分布基本合理,但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面存在不平衡,专用仓库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不均,用于高端产品的仓储面积数量不够,市区配送车辆流量、流向不平衡,特别是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组织机构很少。
    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不足,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北京市目前主营物流企业所占比例较小,仅占被调查企业的21.46%。在被调查的主营物流企业当中,真正能够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不足3%。我们所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具有很强的物流信息化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并参与实际物流运营的物流企业。按照这一标准,目前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只是仓储、运输、配送等功能性服务企业。
    因此,加快现有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加快培育出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理念和运作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是能够根据中小企业量大、面广、经营范围宽和需要个性化服务特点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成为目前北京市物流业发展最需要加强的战略重点。
    3、物流行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快,但物流成本较高,行业经济效益较低
    近两年,北京市物流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16%,但实际利润同比增长只有3.1%,单一物流功能性服务只能获得较低的单一物流利润是北京市物流业利润较低的一个不争的事实。物流企业在物流系统的某个环节上追求利润最大比,却忽视了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其结果是没有降低系统物流成本。
    今后一段时间,以流通加工和增值服务为主要物流活动方式的物流业态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综合物流服务、全程物流服务、增值物流服务将会受到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两个方面的高度重视。
    4、就业人员素质偏低,物流人才十分匮乏
    目前,北京市共有法人单位25家以上,企业法人22家,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企业2600多家,从事批发和贸易、餐饮业的法人近8万家,物流活动频繁的法人单位占全部法人单位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物流人才缺乏多达20万人以上。在主营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当中,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19%,物流专业毕业的人员不足1%,物流人才匮乏限制了北京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步伐。
    因此,加强物流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实行物流职业上岗培训制度是解决物流人才紧缺的一个有效办法。自2003年下半年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组织开展《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核试点工作》以来,北京市共培训了物流师、助理物流师两个级别共1300名,这些学员已经在北京市的主营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当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5、物流标准化水平偏低,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集装箱运输是运输业的运输水平和标准化的标志之一,从国际城市集装箱运输来看,集装箱货运已占到货运总量的65%,而我国不足40%,而北京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仅为1%。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物流运作系统规范方面,标准化程度也不高。在被调查的企业当中,已经有不少企业在物流管理和运作方面采用了计算机,但应用水平只是把手工账转换为计算机账表处理,还没有达到订单处理全部采用计算机的先进水平。
    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是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今后需要重点加强的一个领域。在这方面,北京市物流界的各方面意见已经达成共识。
    二、北京市现代物流的发展重点
    自2002年北京市商委、计委制《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年)》以来,北京市的3个大型物流基地和17个专业物流配送区正在积极的筹建当中。正在按照“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原则,通过物流设施建设整合北京市的物流资源,能过扶持政策鼓励现有主营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目前北京市已经进一步明确了北京现代物流发展定位,同时明确了政府在现代物流发展当中的作用。
    1、现代物流发展定位
    以服务消费为重点,以物流配送为终端物流方式是北京市城市物流的发展重点。北京市是特大型消费城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日益丰富,已从千元级,进入了万元级的消费阶段。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北京消费市场流通规模的扩大。因此,北京市明确城市物流的发展重点应紧紧围绕城市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功能定位。
    与大市场、大流通相适应的集散型、辐射型物流已成为北京向外省市输出产品,外省市向北京输入产品和外省市产品在北京集散、中转的主要发展格局。北京目前已经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格局,商品购进总额和销售总额分别达到3500亿元和3800亿元左右,其中从北京市以外地区购进和进口的数额达到1871.8亿元,占购进总额的54.3%。目前,北京市在农副产品、服装纺织品、花卉、建材、图书、医药等六大类商品经营方面具有较强的集散能力。在高科技产品经营方面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这一流通特点,决定了北京市的物流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北京市按照城市物流发展重点和集散物流发展格局,对产业、行业、企业、产品物流系统和供应链的相关环节,提出了总体优化要求,要求提高物流活动的集约化和共同化水平,促进物流效益的提高,协调物流活动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以此进一步促进现代物流向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产生效益和不断取得实际性突破方面发展。
    2、政府所起的作用
    总体来看,北京市政府在北京的现代物流发展进程当中,起到了很好的服务、推动和政策导向作用,主要包括加强立法、加强政策导向、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整合物流资源、加强设施建设、加强物流人才资源开发和培训、加强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上述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北京市的现代物流正在朝着与北京市的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和在全国的中心地位相一致的方向快速迈进。
    三、北京市中小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市的25万家企业当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在近年来的物流实践当中,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中小企业物流理论指导实践,北京市的中小企业出现了大而全、小而全的自办物流倾向。从对中小企业物流现状调研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自办物流的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缺少一个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而建设一个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是一个政策性很强、涉及各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必须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进行统一考虑。
    1、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是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是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化体系的一部分,也是这一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组织系统;二是能够提供物流服务信息、物流需求信息和物流运作组织情况的物流信息平台;三是要有一个中小企业内部确立物流管理职能并外包物流活动,外部服务组织总包中小企业物流活动并能实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机制。能够将中小企业内部、外部物流系统进行整合。因此,建设中小企业物流服务系统应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在物流服务组织系统建设方面,主要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量大、面广和涉及企业、行业、产品等如此分散的物流活动进行整合,按照中小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位置,在分销组织中的地位和地域进行分类,从中小企业产品进入分销渠道的销售物流整合入手,对中小企业的输出物流效率进行优化,然后改造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物流系统,最后是建全中小企业的采购物流服务组织。
    在考虑物流服务组织系统的能力方面,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组织的物流设施情况;二是组织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用情况;三是组织对中小企业物流需求的满足情况。中小企业通过三个判断标准,采用物流服务组织系统提供的物流服务,实际上是从组织系统配置生产经营所需要的物流资源。因此,这样的组织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物流服务,而且也应具备相应的采购战略管理、分销渠道管理和生产运作管理能力和经验。
    2、中小企业的物流需求分析
    在物流设施需求方面,中小企业要求物流服务组织系统能够提供公共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服务、配送服务,通过物流服务组织的专业化物流运作,转达中小企业对客户承诺的物流服务水平。在物流信息服务方面,中小企业希望物流服务组织能够提供ASP物流信息应用服务,使中小企业能够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对物流运作管理、库存控制、运输决策、配送车辆调度和仓库选址做出科学的决策。
    中小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总体要求是,希望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为物流作业活动执行的主体,而中小企业成为物流作业活动的管理者。只有采用这样一种模式,中小企业才能够将自办物流剥离出来,同时又不失去管理职能和对物流的控制权。按照这种物流服务模式运作,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战略层面上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咨询,在管理层面上能够向中小企业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在运作层面上能够参与或执行中小企业的物流运作。
    中小企业目前最需要的物流服务主要包括运输代理、仓储保管、市内配送和物流网络重新设计和物流信息平台客户端的使用技术支持。其中,物流过程管理、物流决策、数据采集等信息服务是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方面。
    3、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的服务重点
    现代物流管理的本质是向客户和市场快速和有效的提供商品及服务,因此要求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能够从中小企业的需求出发,代表中小企业向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客户服务是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的服务重点。要搞好客户服务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求物流服务体系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制定物流服务水平;二是从中小企业的客户要求出发,设计中小企业的物流系统;三是制定相应的物流服务组合,考虑中小企业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情况,提供相应的组合物流服务;四是对中小企业的产销物系统进行重建,提高中小企业销售计划的准确性;五是搞好中小企业的共同物流,按照产业、行业、企业进行物流分类,实现物流规模效益;六是根据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使中小企业在所处的供应链当中发挥其分工优势。
    通过上述六个方面重要的服务,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就可以通过物流方法,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应该作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2004年10月10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