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进口激增 海运业注射强心剂押宝大油轮
2006-11-8 10: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当中国以每年1.3亿吨的进口速度购买国际原油之际,船运企业也好似被集体注射了强心剂。
近期从广州到大连,不断有30万吨的油轮“下海”的消息传来,中远、中海油运、香港招商局、南京油运纷纷抛出油船订单,希望在进口石油运输中分得一杯羹。
国家推进“国油国运”进程
自2005年开始,国际石油价格便越过50美元/桶的大限,向每桶80美元的价格狂奔,随后又下滑到60美元/桶。国际石油运输的价格也随之大起大落。每吨中东到中国的原油运价最高涨到24美元,随后,由于油船数量的增加,油运价格又下降到目前的14美元/吨。
不变的则是中国进口石油的步伐,在2005年中国进口了1.3亿吨原油,成为国际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许多时候,国际原油的运价要根据中国油运的需求涨跌。”中海油运公司负责远洋运输的徐部长对此显得非常无奈,“我们海运的能力实在太弱,只有不到10%的进口原油能被中国船企运输回国。”
而中国进口石油主要来源地在中东,因距离较远,要求运输的船舶必须是30万吨级油轮,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型之一,主要用于大宗原油的远距离运输。
以目前的租船价格看,即便签订10年的长期租船协议,一条30万吨级的油轮日租金也在1.4万美元。每年中国为进口石油运输的支出至少要十几亿美元。据推测,中国需求30万吨油轮大概是80至100条,中国船企只能满足10%的运输需求。
据知情人士透露,2005年国家科技部看到油运市场的巨大落差,曾专门立项,研究目前国家石油运输的安全问题。因为中国每年进口原油量已经超过中国原油消耗量的40%,进口原油中有90%以上还要依赖国外油轮运输。所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中国大型油轮数量较少,大量依靠国外船队,已经成为威胁国家石油安全的关键环节。”
目前,日本和美国都有近70%的进口原油由本国油船运输。
此外,科技部的项目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了另外一种担心,由于美国等石油需求大国对远洋运输船队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一些老旧油轮会被用于对中国航线的运输上,潜伏着石油污染海岸线的风险。
上述人士表示:“2006年国务院开始低调推进‘国油国运’进程。从国家石油安全角度考虑,到2010年我国大型油轮船队的规模至少要保证能承运50%以上进口石油,这要求2010年我国的进口石油运输能力翻一番。”
海运公司集体疯狂
及时掌握市场风向标的中远、中外运、中海油运、招商局、南京油运等都开始酝酿新的油轮订单,建造目标则锁定在30万吨油轮上。
虽然,中国建造大型油轮的时间不长,但显然大型油轮在中国市场的“发育”最快。
“现在我们手中握着20多条30万吨级大型油轮的订单。”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营销部门负责人的喜悦溢于言表。其实该集团有能力接单制造30万吨油轮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国内外都有企业向我们下了30万吨油轮的订单,工期已经排到了2009年。”
与此同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海运总公司也举行建造4艘30.8万吨超大型油轮合同签字仪式,地点是在广州。
四处下订单的中海油运公司是中国目前在原油运输领域最大的海运公司。负责远洋运输的徐部长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有30万吨油轮3条,而制造的订单已经达到了8条。”
此时南京油运也对外表示,将组建由10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组成的进口原油船队。
据悉2002年建造一条30万吨级油轮的价格仅为6亿元,但是现在,由于建造合同的增加,建造同样规格油轮的价格已经上升为10亿元人民币。
垄断风险考验油运热
目前中国拥有30万吨级油轮23条,其中招商局占有油轮的数量最多,但是其运力主要用于与国外合作,所以真正用于中国石油海运的船舶数量是非常少的。面对市场缺口,预计各大船运公司的造船订单2010年达到40条以上。
为调动船运公司的造船积极性,国务院曾召集几大石油巨头商议大力推进“国油国运”。按照政府的意图,中石化等主要进口原油商与7家船运企业分别签订了为期长达10年的原油运输协议,价格为“上封顶、下保底”的长期协议价格。据悉,一条30万吨级油轮至少要运营10年,才能回收成本。
这种合作模式显然让航运企业对未来的盈利预期非常乐观。“我们预计2009后,新造的船舶便会在国际海运市场上为企业盈利,这种势头得以保持。”一家油运公司市场人士称,虽然国际油轮市场运力非常充裕,油运价格正在从高位回落,“但是按照国家‘国油国运’的计划,中国石油运输船队还是供不应求的。”
目前中石化是我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商。所以,中远、招商局、南京油运、中海油运争相与中石化保持合作关系。
但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贾大山对各大船运公司都“押宝”中石化的行为表示了担心。“现在石油进口权基本垄断在中石化手中,而运力分散在各大船运公司之间,中石化在分别与船运公司进行谈判时,拥有最强的议价能力。”
事实上,中石化与各大船厂的合作只是向政府保证要启用中国船队,“显然政府不能关注到企业合作的每个细节,尤其是中石化还要保障自己的企业盈利,所以未来打压价格的可能性还会增强。”
令业界最为担心的是,中石化随时有可能组建自己的船队,尤其目前国际油运市场已经出现了运力过剩的趋势,这让买卖双方的议价过程变得更为复杂。
有人士分析:“中石化与各大船运公司之间都是企业行为,即便是签订长期协议,也要与国际市场的运费保持同步,中石化的价格打压不会让船运公司们乐观太久。”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