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研讨

2006-10-8 14:2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香港浸会大学物流管理研究中心
   
    物流教育和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无须置疑的共识了。物流人才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其中,物流管理硕士学位人才的培养对物流行业的经营效绩和持续发展,可以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海外知名大学和香港的大学物流管理硕士课程的分析,借鉴国外物流管理硕士课程的经验,探讨国内大学物流管理硕士课程的设置和发展。
    一、物流管理硕士学位的重要性
    物流管理硕士学位是硕士学位设置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它除了具有一般管理硕士课程(例如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的特色和要求之外,其重要性还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社会和物流行业的角度,物流管理硕士人才是高级物流行业专才和专业管理者,其能力和质素对行业的创新和增值,对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续和持续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专才的能力和质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位课程学习的教育和培养;第二,从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物管理硕士学位的课程设置及教育质量,对大学的声誉和品牌,以及设置该学位课程的学院都产生巨大的无形资产资和价值,以及社会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力;第三,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学位课程的质量、特色、.专才发展方向等,对学生的一生发展和成就,都产生潜在和持久的效应。为此,物流管理硕士课程的设置、设计、目标和内容都显得非常重要。
    二、物流管理硕士或同等学历的人才比例
    根据海外物流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人才的行业职务结构,大致上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总经理级,包括物流总裁,高级物流师,总经理等,负责行业或企业物行规划,制定政策和发展方向,协调和调配总体资源,以及行政管理等职责:第二类为业务研究和发展经理级,负责物流业务开发,技术管理和应用,创新和增值,以及现有业务的完善和提升;第三类为经理级,包括企业各部门物流经理,主任等,负责执行和监控物流业务的功能,优化有限物流资源的利用,改善业务流程和绩效;第四类为物流文员和操作人员级,负责物流业务的具体操作和执行,成为体现企业形象,与客户直接发生关系的前线人员。
    根据目前海外物流行业发展完善和知识型经济特征的国家和地区,与物流行业人才结构相对应的物流人才学位或同等学历的金字塔比例,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是:拥有物流管理博士(PhD和DBA)约百会之五,物流管理硕土和同等学历拥有者(MSc,MBA和Mphid约百分之十,而物流管理学士学位和同等学历拥有者(BScandBBA)约百分之二十,物理管理大专和职教育学历拥有者应占百分之二十。其它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应为对应的物流工程技术学位和学历拥有者。
    三、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的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硕士学位的培养通常以三个目标而设置其课程内容。第一个目标为应用型。其目标在于培养毕生业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和研究分析能力,但主要侧重于实际物流管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对某些物流业务或行业特色有独到的管理能力,如国际物流业务管理、空运物流管理等。基于此目标,应用型物流管理硕士课程设置强调实用性,即理论和经验的结合以及实际管理技能的提升,如领导和沟通才能的培训。该类型管理硕士课程通常为工商管理(物流或供应链)硕士,有时也采取其它方式,如电子商务(物流)硕士、技术管理(物流)硕士等。培养对象多为在职管理人士,并有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其职业发展以物流管理为长久取向。在入学学位(学历)要求方面,采取较开放态度,吸收多方位生源,但必须注重学习动机和投入程度。
    第二个目标为平衡型。其目标在于培养毕业生全面的物流管理理论基础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研究分析能力、物流工程管理、物流业务过程管理、管理实践案例、服务管理、技术管理和应用、物流管理发展动向和研究专题。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强调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物流的行业和业务内容则多通过案例、实验、考查、讲座等方式传授。该类型的课程多以物流或供应链理学硕士学位形式,由工商管理学院中与物流相关的学系或系统工程学院,甚至多个院系合作的项目形式举办。其培养对象多为具有大学大专学位的年青人,为其在物流相关的专业多方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目标为研究型。其目标在于培养毕业生扎实的物流和管理理论知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熟练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判断能力、独立和自主的研究项目开发能力。知识范围方面的要求以专为主,兼顾相关学科,但对学科前沿的进展及现状应有深入的了解,以及独到的见解。该类型的课程多以集体理论课,小组或个人专题课,行业和企业调查研究,及导师经长性的指导为主要教学方式。研究型的物流管理硕士是为专业性研究机构提供物流研究人才,和培养有志向成为物流管理学者的人。由於延续英国大罩教育的桔构和制度,现在香港的大罩内仍有以研究焉主的硕士罩位(MasterofPhilosophy)。
    四、海外大学的物流管理硕士课程设置
    在明确了物流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培养目标之后,我们首先分析海外大学的物流硕士生课程设置情况。早期海外大学的物流管理课程设置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美国的几所大学为先驱,如Michigan StateUniversity,Ohio StateUniversity,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ofMaryland,theUniversityofTennessee。目前,美国至少有五十间以上的大学设置有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学位课程。最新的美国物流和供应链学科排行榜(2004)前十名的大学为:Massachusetts lnstitute Of Technology(Sloa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Broad),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Wharton),StanfordUniversity(CA),ArizonaStateUniversity(Camy),CamegieMellon University(PA),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Smeal),Ohio State university口isher),Purdue University(Krannert),NorthwesternUniversity(Kellogg).除了在美国,到目前为止,其它国家的大学有许多都设置有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所以,鉴于篇幅原因,我们在此只选了七间有代表性的美、英、澳和新加坡大学的物流管理硕士课程。表一从六个方面简述了这七间大学的课程设置,表二给出了这些课程内容,以方便参考和对照。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设置有两个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硕士单位裸程。教学活动安排和课内容体现出物流管理毕硕士取向於平衡型,而工商管理硕士(供应链管理)则取向於应用型。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供应链管理硕士卑位都以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形式,集中於以应用型为主的供应链设计、系统管理理念、供应链物流裸程主体。
    综合这三家美国大学物流管理的硕士课程,我们会发现:第一,物流管理硕士课程以应用型的供应链管理为主,因为硕士课程在美国大学教学已普及,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应具有硕士学位已不足为奇;第二,物流管理硕士课程内容已从传统的物流管理转入供应链管理,以适应物流企业的全球化业务发展,包括引入一些较新颖课目,如改变管理、服务管理、物流营运策略;第三,制造和供应课程仍保留,体现为满足美国物流经济和企业成分宽阔的状况,课目设置跨度宽阔,课程生存力和适应性强的特色。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CranfieldUniversib)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硕士课程设置相对完善,属于平衡型学位课程。其特色在于既强调传统物流管理课程内容又包纳了现代供应链管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科目,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程选择,以适应多种人才成长与发展方向。奥大利亚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的物流管理硕土课程设置侧重于运输物流管理和国际物流管理,但整体来讲,仍属于平衡型课程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海外学生的人才发展需求,并包括了一科人力、工作与组织学(People,Work&Organizations),应视为物流人力资源科目。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合作建立起亚太物流学院设置有物流及供应链和工业工程是少有的双硕士学位课程。学生可以有广泛的课程选择,成功完成学位学分,可分别获得两间大学的硕士学位。课程整体属于平衡型稳阵扎实设计,既包括了传统物流管理课程内容又有现代供应链的特色,而且具备数理基础、物流工程和企业物流运作管理的内容。但创新内容较欠奉,一些物流创新增值科目和管理研究专题课目稀少。南洋理工大学的科技及经营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具有明确的科技应用与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取向,并加人了一些创新科目,如第三方物流、创业精神、服务管理。基本上届于应用型课程设置,欠缺研究基础和研究发展专题性科目。
    五、香港大学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设置
    本文选择了香港五间设置有物流硕士学位课程的大学。类同于表一和表二,表三也从六个方面简述了这五间大学的课程设置,表四给出了这些课程的内容,以方便参考和对照。
    香港理工大学的五个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最具有香港经济和物流行业发展特色:即应用型的前沿型一实用型课程。培养目标在于中高级企业经营人员,其优势在于培养出的物流人员能快速适应行业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如航运、船务、港口、贸易等,因为香港中小物流企业的在职培训欠缺,人才成长基本上依赖通过外部教育的个人选修课程自我发展。但这类课程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即基础理论知识和数理方法薄弱,物流人才的知识持续性弱(更新周期短),自我知识更新和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强。
    香港的其它大学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开设相对比理工大学来得晚,而取向于实用平衡型:即设置有物流管理的基础课程,如管理科学、经营管理、研究方法,也开设一些新颖和现代物流管理课目,如供应链管理、创新管理、资源规划、数据挖掘、关系管理等。更主要的是,这些课程设置并没有集中或偏重于某些物流行业,反之,设置为物流人才培提供一个共同的知识、技术、能力和方法的平台,以致培养出具有一定通用程度的平衡性人才。
    总体来讲,香港各大学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设置体现了香港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趋势:在逐渐向海外大学物流管理课程看齐的同时,又加入了地方和中国特色,从实用型向平衡型过渡;在增加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内容巩固的同时,又加入了最新的物流管理发展科目以配合行业和经济发展需求。另外,香港各大学物流管理硕士课程的一大特色是合作形式。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物流管理硕士课程已经同海外和内地多间大学有合作开设,而香港浸会大学则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学共同开办设类课程。这其中,合作的优势和利益是显而易见的。
    香港各大学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的另一重要物色是市埸(商品)化。鉴于目前香港的高等教育政策和经费状况,大学开办自负赢亏的学位课程,不得不考虑生源、学费、人才出路和行业响应,也不得不考虑课程成本、内容、特色、竞争性、持续性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设置的学术性,深度和对教育目标的追求。更有甚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教与学的关系。
    六、国内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的发展
    内地物流管理学位课程起步较晚,尽管目前已有四、五十多所大学设置有物流和供应链方面的学位学历课程,但硕士学位课程则不足以满足物流行业的人才需要。这一局面形成的一个物流管理硕士学位有利条件是,我们可以充分借鉴海外和香港的一些大学的经验和课程设置,根据国内大学的实际教学状况,如学科设置、政策、师资、设施、资金、行业需求等,统筹规划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
    1.在大学规划该硕士学位课程时,必须考虑长期和短期学科的发展,必须先了解该学科在现在学院或大学的现状:即使在教委和学位委员会批准之前或之后,都要考察本院或系设置其它相关硕士课程的经验,以及开设该学位课程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即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或平衡型人才,并且在这几个类型中如何在课程内容设置取得优势,体现大学和学院的发展目标,把学位课程办成为既成功又有特色的品牌产品。此外,也可以在现有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使现有的工商管理硕士有较多的专业选择,拓宽现有课程范围。
    2.根据学位课程的短期和长期目标,选择合适课程内容。内容选择必须与毕业生的目标就业、高级人才需求的技能、未能数年经济和行业变化相结合。我们认为,综合性大学或管理学院应参考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密芝根州立大学的课程内容,以应用性和通用性为主,适应宽阔的不同物流行业(如制造业和专业物流服务行业),以满足短期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逐渐地增强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研究方法、沟通技巧利商务谈判)和高端的科目,如知识管理,服务管理,外判管理和研究科目。专业性和工科类大学的物流管理硕士课程可以参考香港理工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物流管理学位课程模式,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课程设置方向,为社会培养高级物流专才,并增设专才专题物流课程。
    3.在办学方面可以采取灵活合作的形式,横向联合,互补优劣,提高协同效应。在这方面,香港的一些大学的物流管理硕士课程模式可以参考,增加项目的多元发展。合作的伙伴不应局限于某一间大学、而应持开放的态度,引进海外不同大学的特色课程和教授方式以及教学人员,这些课程之间不形成竞争而形成良性协调,达到多赢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4。国内物流管理硕士课程应具有中国特色,课程内容应包括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管理,物流政策研究和建设,物流宏观规划和控制,中外物流管理评析,物流管理标准化等课程内容,以适应宏观物流管理的需求。另外,课程内容须加大创新和技术管理的成份,以为实现物流管理的管理和技术应用增值储备知识和技能的能量。
    5.物流管理硕士课程设置必须与中外物流行业、物流企业和咨询企业密切配合,开展行业专家讲座和论坛,倡导企业家和研究人才、学生的直接双向交流,研究物流管理的行业和企业实际问题,并为企业介绍物流管理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完善巩固现有的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流程。
    结束语
    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是硕士学位课程的其中之一,具有硕士学位课程的共同特性,也具有其个性。通过对海外和香港的大学内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开办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课程设计目标和发展定位,在课程的设计和·内容以及开办形式上都可以有很大的不同设置。正是由于这些只同的课程设置,使得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各有风彩,满足物流管理高级人才的社会需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