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朝“蓝海”起航

2006-10-24 11:2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福州准确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兄弟城市快速增长的压力下,福州努力弥补自己的差距;在新一轮发展中,福州将眼光瞄准临港工业,并将其作为突破口
       拥有福建13海岸线的福州,正向滨海城市跨越
        历史新起点——
        向滨海城市跨越
        作为福建省会城市,福州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福州决策层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挑海西建设大梁,树福建良好形象”,既是福建省委的期望,也是福州的职责所在。
        然而,福州近年来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且,在与兄弟城市厦门泉州比较时,这种“压力”更加强烈。
        2005年为例,福州GDP占全省14,居全省第二,但比泉州少了144亿元;人均GDP列全省第二,但还不到厦门的一半;从地方经济总量增长率看,也不乐观:厦门为16%,泉州达131%,福州只有98%。
        此外,目前福州拥有全国驰名商标7件、中国名牌产品10项。而泉州在去年就有23项中国名牌产品,6件全国驰名商标。
        福州经济,面临新的发展关口。
        85日,福州召开市委八届十四次全会,通过福州“三个加快”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从滨江型城市向滨海城市的跨越,加快福州港由单一的河口港向海港发展,加快工业经济向以江阴、罗源湾两大港区为重点的南北两翼集聚。
        “临港工业”成为此次全会的关键词,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成为福州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而以临港工业为核心、意在全面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新发展战略,则被称为“蓝海战略”。对此,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认为,福州“思路已经明晰,定位已经找准。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三个大优势——
        撑起“蓝海”之梦
        福州何以将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蓝海战略”?
        先看经济大势。有专家指出,以大型深水港为依托发展临港工业区,是20世纪世界加工工业发展的最优模式,欧洲如此,日本如此,美国也是如此。运输量较大的加工工业在港口工业区聚集,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目前,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正在加速,国际重化工业正向中国转移。国内以石油化工、钢铁、能源为重点的重化工业,也出现向港口附近转移的趋势。由于海运“大进大出”和成本低廉,全世界近90%的国际贸易由海运完成。
        次看政策态势。“十一五”期间,福建将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构建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成为福建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强音。而海峡西岸港口群的建设和临港工业的发展,同样被摆到“突破口”的位置。未来5年,福建省将投入290亿元用于港口建设。届时,临港工业的产值将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以上。
        再看资源优势。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州,拥有辽阔的海域和海岸线,海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69%;海岸线1137公里,约占福建13;从北到南,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均是深水良港,均具备建设20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的条件。更为难得的是,福州面对的台湾海峡,本身就是世界货运的主航道,每天有200多艘大货轮通过。
        这三个优势,将撑起福州的“蓝海”之梦。
        培育增长极——
        临港产业优化升级
        今年8月通过的《福州市“十一五”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专项规划》描绘出临港工业蓝图:抓住福州港将由单一的河口港向深水海港发展,福州中心城市将由沿海城市向港口城市转变,工业经济将向江阴、罗源湾两大港区为重点的南北两翼集聚的重大契机,大力发展新型临港工业,重点打造能源基地、冶金基地、机械制造基地等,促进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根据规划布局,福州市重点打造四大临港工业集聚区:江阴工业集中区、罗源湾产业集中区、元洪投资区、长乐滨海工业集中区。
        回顾福州港的发展历史,临港工业这个“蓝海战略”的提出,其实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决策者思路升华的过程。
        1992年,福州港口建设迈出由内河向外海的第一步。当年8月,长乐松下港动工;2000年,福州江阴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江阴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一号泊位开港通航,可全天候装卸第五代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舶作业,年吞吐量50万标箱。2003年,国务院批准江阴港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3年多来,近8万吨巨轮多次在此安全靠岸。20051216日,一艘满载5万吨矿石的菲律宾籍巨轮,缓缓停靠罗源湾狮岐码头。这是罗源湾港区迎来的第一艘万吨级海轮。今年3月,江阴港区2号泊位建成投产。
        至此,福州港已形成“一港四区”格局,且“南集北散”,各有侧重。
        “十一五”期间,福州港口建设的步伐将更加矫健,“一港四区”港口群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超亿吨的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超200万标箱,把福州港建成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的国家大港已成福州上下共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开发建设罗源湾港区和江阴港区,大力引导工业向‘两翼’集聚,引导项目向‘两翼’集聚,使之尽快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极。”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在各种场合多次这样强调。
        福州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说明,闽江口内港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9家,罗源湾港区北岸狮岐3万吨级多用码头已开通,松下港区的元洪投资区企业达53家,江阴经济开发区18家企业投产……福州临港工业,正在扬帆起航.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