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部、分流配送部、回程车运输车辆调度部、财务部、客服跟踪服务部、网络技术部。我们将“立足当前、稳健经营、面向未来、共创双嬴”的战略思想指导下,秉承“诚实守信、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恪守“信誉第一”的原则,真诚为工厂、贸易商、批发商等货主的产品提供极高的价格比、时效比、高效优质的服务
新常态下的生存挑战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很多物流企业也意识到传统物流发展的诸多弊端,准备向现代物流业迈进,然而,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暴露出很多问题。
那么,如何看待我国物流业现代化发展短板?现状无法回避:据不完全统计,虽然我国已经实施或部分实施信息化的物流企业占39%,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占10%,但对国内企业来说,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整体信息化需求层次不高。
有专家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所占比例较大的原因所致。我国只有少部分企业已经将信息化重点转移到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上,部分领头羊企业如中外运、中远集团等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第三境界。此外,还有相当多的中小物流企业基本没有实现信息化。
此外,物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使得物流信息分散、条块分割,信息不能共享,从而导致信息资源不能进行有效整合;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物流设备比较落后;一些高素质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物流信息化供应商的商业模式不成熟;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不统一,市场分割严重等问题,也是严重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尽管我国交通路网建设日新月异,但物流效率提升仍然停滞不前也是不争的事实,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今整个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对于物流来说是一个新形势,也是新挑战。在新常态下,物流业粗放的经营方式更加行不通,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不及待。
有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超10万亿元,不仅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而且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金砖国家相比也偏高。
当然,在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业除了面临巨大的困难,这个行业也有着积极的转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表示,近年来,各路资本与技术云集物流业,推动行业向集中化迈进,这是很好的机遇,物流业应该呵护这个机遇。另外,资本开始打造各种各样的物流产业平台,包括需要土地资源的实体平台,由互联网、物联网支撑虚拟平台,以及实体与虚拟有机结合的平台。这些平台将引领整个物流业的资源向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我国的物流网络建设也因为这些物流平台整合的需要不断加快。
3.
要“现代”还需拥抱“互联网+”
从去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到今年4月6日国务院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互联网化”已成为推动物流全行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从车货匹配APP到各类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物流增值业务平台,从自建物流到众包物流模式的兴起,互联网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造着物流行业。
“互联网技术整合了物流资源,就会产生新的行业变革。”当“互联网+”概念不断拥抱和改造传统行业时,物流业也不例外。记者了解到,传统的物流行业,在一些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崛起的影响下,正在提升运行效率,转变行业生态。
尤其在近一两年来,陆续有企业或创业者推出互联网车队、互联网整合物流园区或互联网物流交易平台,成为以互联网模式融入到传统物流的商业模式,蕴含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黄辉认为,传统仓储物流多是以“点到点”运输为主,而现在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多元化,使得传统物流配送在运输效率、时间成本上无法满足需求。但物流业和互联网结合后,就可以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协调货物和运力间的配送关系,形成“互联网+物流”的方式,实现物流业的变革转型。
一些公司开始在“互联网+”中寻找物流业新商机。在浙江嘉兴,一家物流公司开发了一款APP产品,货车司机或是有货运需求的企业,可以通过此程序查询货车位置、加入“我的车队”、发起运输任务,在企业与货车之间实现快速无缝对接。
长期关注互联网领域的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对笔者表示,预计“互联网+金融+产业”将重构各行业的格局,孕育出一批千亿乃至万亿市值的公司。产业互联网中的智能制造、物流平台、交易平台和增信平台等与金融相结合,将产生更高的附加值